2022年9月21日至23日,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受邀參加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協會組織的2022年度走訪研學暨休閑觀光農業首席專家工作室培訓活動。
調研團隊一行先后抵達合肥市長豐縣月亮灣、淮南孔店高塘人家、鳳陽縣大王府農博園、蚌埠天兆石榴農業園、蚌埠韻蓮荷花園區進行了為期3天的參觀考察,學習了各園區整合紅色旅游、種植養殖、休閑觀光、會務研學的發展經驗,以生態農業、健康養生、休閑旅游等三產融合發展為主的園區發展模式,集休閑農業觀光、農事體驗、農業研學和度假養生于一體的經營模式等。
考察期間,協會會長沈欣關于此次研學走訪活動發表了主題講話,希望各位會員以協會為發展平臺,多走訪、多交流、多學習、多建議,立足三農,服務三農,為后疫情時代休閑旅游市場復蘇發展獻計獻策。協會專家、安徽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安徽香米(臻香絲苗)第一育種人張效忠分享了《蝦田稻與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關系》,從蝦稻共生、生態循環、綠色產品、種業發展到田園景觀、休閑觀光、勞動研學、垂釣體驗等,深度闡明從種業創新、糧食安全到大地景觀、生態旅游內在與外在的密切關系。協會專家、安徽師范大學教授、原旅游系主任、安徽師范大學文化旅游策劃中心主任楊效忠老師所作的《加強農文旅融合激活鄉村生命力》主題培訓,以及協會專家、安徽省農科院研究員、工程所原所長路曦結老師所作的《水生觀賞植物在休閑農業發展中的應用》主題培訓,楊老師從安徽民宿的六居創意模式講起,指出現在處于由資源驅動向創意驅動轉變的旅游智造時代、由資本向運營轉變的旅游服務時代,全面系統闡述了鄉村振興背景下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路老師以睡蓮為例詳細介紹了睡蓮的發展動態、特征特性與關鍵配套技術,從美化環境、凈化水體、修復生態、園區造景到觀賞性、藥用性、食用性、經濟性等方面,多方面說明了水生植物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中的應用價值。
通過三天的研學培訓活動,調研團隊了解了安徽省內部分休閑農業園區的發展現狀,學習了其成功的運營模式、創新經驗及應對問題的措施,為以后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服務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規劃建設提供了創新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