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k06cl"></tr>
  2. <ins id="k06cl"><option id="k06cl"></option></ins>
      1. <tr id="k06cl"><nobr id="k06cl"><delect id="k06cl"></delect></nobr></tr>
      2. <small id="k06cl"></small>
      3. 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理論】吉林:集成創新農機化技術 聚力保護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

        2021-08-19 閱讀量:

        集成創新農機化技術 

        聚力保護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


         

        吉林省位于東北黑土區的核心,26個典型黑土區縣份貢獻了全省80%以上的糧食。保護好黑土地,建設好大糧倉,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的重要指示的實際行動。吉林集成創新和大力推廣農機化技術,積極探索適宜的技術路徑和典型模式,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為穩定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夯基筑盤。


        堅持用農機保護性耕作技術涵養黑土地保護。黑土地最稀缺、最肥沃、最打糧,但東北黑土地面積在變少、厚度在變薄、肥力在變瘦,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是黑土地保護最直接、最易行、最見效的舉措之一。主要措施是:勇擔重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在全省經濟工作、農村工作、春季農業生產等會議上,就推廣保護性耕作多次作出重要部署。省政府成立分管領導任組長的推進行動小組,省農業農村廳成立廳長掛帥的實施小組,統籌推進,層層落實。制定行動方案和實施方案,推動國家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落地,計劃到2025年全省推廣保護性耕作4000萬畝。扎實推動。搶前抓早,秋季下達目標任務,逐級分解到縣鄉村,落實到地塊農戶。示范引導,建設高標準應用基地60個、整體推進縣15個,雙遼、梨樹、大安等縣基本實現全覆蓋。專家指導,組織專家組逐縣走基層訪農戶查地塊,面對面解決實際問題。務求實效。近幾年全省保護性耕作每年增加1000萬畝。20212875萬畝,比上年增長55.2%,居東北四省區首位。2020年落實補貼資金7.2億元,其中省補2.2億元。今年落實11.2億元。免耕播種機發展到3.5萬臺。據監測,目前全省耕地質量平均達到4.19等,比2015年提高1個等級,黑土地穩產增產能力穩步提升,這與推廣保護性耕作是有直接關系的。
        堅持用農機深松整地蓄能黑土地保護。農機深松整地是黑土地保護的重大技術之一。2008年,吉林率先在全國實施省級財政補貼推廣農機深松整地。主要措施是:戰略擺位。每年都將農機深松整地作為重大農業技術加以推廣,推廣面積持續穩定增長。上下聯動。制定實施方案,加強技術培訓,切實把任務目標落實到縣鄉村戶地塊。督導考核。建立健全作業質量檢查和驗收制度,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實行村級初檢、鄉級復檢、縣級抽檢,確保農機深松整地扎實有效實施。截至2020年末,累計投入作業補助資金18.57億元,其中中央9.66億元,省級8.91億元;累計作業1.77億畝。今年作業任務1500萬畝,補助資金1.98億元。深松機發展到4.53萬臺。據監測,深松30厘米地塊每公頃平均可多蓄水400立方米,伏旱期間含水量可提高7個百分點,作物耐旱時間可延長10天,土壤容重可降低5%,土壤孔隙度可增加5%,玉米可增產5%。
        堅持用農機試驗鑒定助力黑土地保護。農機試驗鑒定是黑土地保護所需先進適用農機具有效應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吉林緊扣黑土地保護這個重點,著力推動農機試驗鑒定調結構、補短板、提能力、促轉型。主要措施是:強基礎。近年來爭取資金200多萬元,購置東方紅LP3004型重型負荷車、GPS測試儀、免耕機具試驗等儀器設備,檢定校準儀器設備120套,維修維護試驗場,拖拉機試驗鑒定能力邁上300馬力新臺階,其他試驗鑒定能力也大幅提升。提能力。實行農機動力組、農機具組和鑒定受理組分兵把口,農機試驗鑒定技術委員會統籌把關,確保鑒定任務責任到崗到人、質量可追可溯。及時開展鑒定設備操作、證后監督、質量調查、報告內審、實驗室間比對等有針對性的培訓。新招錄12名技術干部重點向試驗鑒定傾斜。保重點。2020年制定實施全省第一個農業機械專項鑒定大綱《條(帶)耕作整地機》,開展免耕播種機、深松機、秸稈粉碎還田機等保護性耕作機具試驗鑒定64項,是2019年的2倍。新受理條(帶)耕作整地機、秸稈還田聯合整地機等保護性耕作機具專項鑒定28項。
        堅持用農機信息化智能化護航黑土地保護。加強黑土地保護,迫切需要插上農機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吉林著力打造農業機械化智慧云平臺暨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遠程電子監測系統。主要措施是:緊扣中心搭臺。省投資金650萬元,與中國農機院合作開發這個平臺系統,應用北斗衛星監測技術實施智能化監測監管,有效防范和化解保護性耕作作業質量監測難、面積核查難、補助資金發放風險大等隱患和問題,努力打造全國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吉林特色樣板。集成系統功能。這個平臺系統主要包括保護性耕作、深松整地、試驗鑒定、購置補貼、安全監理、社會化服務、其他作業和數據分析等8個功能板塊,今年春季投入試運行。加速全域覆蓋。截至目前,全省實現保護性耕作作業遠程監測的縣份達到32個,平臺入網終端設備廠家8家,安裝入網監測設備2.5萬臺,監測面積1868萬畝,力爭到2022年春季突破3萬臺,基本實現保護性耕作補助作業地塊信息化遠程監測全覆蓋。
        堅持用農機新型服務主體擔綱黑土地保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黑土地保護的主力軍。吉林始終注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農機服務主體。主要措施是:給政策。僅年初以來就相繼出臺加快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擴大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機制創新試點以及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托管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在設施裝備、融資保險、對接服務等方面予以優先扶持。提質量。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高素質農民培育等行動計劃。遍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摸清底數,精準服務。全省農機服務組織發展到9291個,比上年增長4.6%。農機合作社6361個,比上年增長0.92%,比5年前增加1倍。促托管。探索發展以農機合作社為主體,以全程托管為主、單環節托管為輔、土地股份合作為補充的農業生產托管模式,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由主體向農戶租地春上打租為農戶向主體托管秋后算賬轉變,推動服務向農資、科技、金融等環節延伸,承接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情。截至目前,全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發展到1.8萬家,托管面積5725萬畝次,服務帶動小農戶77%。
        久久国产精品张柏芝
        1. <tr id="k06cl"></tr>
        2. <ins id="k06cl"><option id="k06cl"></option></ins>
            1. <tr id="k06cl"><nobr id="k06cl"><delect id="k06cl"></delect></nobr></tr>
            2. <small id="k06cl"></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