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k06cl"></tr>
  2. <ins id="k06cl"><option id="k06cl"></option></ins>
      1. <tr id="k06cl"><nobr id="k06cl"><delect id="k06cl"></delect></nobr></tr>
      2. <small id="k06cl"></small>
      3. 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阿里云+數字農場案例,解放勞動力,溢價農產品

        2022-10-20 閱讀量: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不久前,武漢東西湖區聯手阿里云打造的“數字農場”傳來好消息,農場里種植的“陽光玫瑰”葡萄迎來大豐收,吸引了大批采摘愛好者的游玩。

        近年來,東西湖葡萄曾獲得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東西湖區更是因此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這一切離不開一個人的“不服輸”,他就是武漢市東西湖區巨龍海葡萄種植協會會長——陳海明。

        陳海明出生于70年代,初中畢業后就專注于農業方向。蓮藕、小白瓜、無籽西瓜……20多年間,他嘗試過許多種作物。直到遇見“大棚葡萄”,才真正開啟了他人生的轉折。

        起初,沒有人看好陳海明的“大棚葡萄”,資金、經驗、技術、品牌知名度等等的不足,都是擺在他面前的難題。對于外界的不看好,年近40的陳海明埋頭咬牙開始了自己的嘗試。

        他一方面到各地進行考察,一方面在自家地里進行“培育試驗”,終于在嘗試了近三十個品種的葡萄后,得出了“夏黑”和“陽光玫瑰”的最佳答案。這兩種葡萄從氣候、土壤、光照、存放、運輸等各方面綜合來看,是最適合這里種植、也最適應武漢市場銷售的。

        看著培育成功的大棚葡萄,陳海明有了一個大膽想法,他想把“陽光玫瑰”做出品牌、做出規模、做出更高的效益。

        2019年,武漢市東西湖區開始合作阿里云打造省級智慧農業試點,陳海明積極開始新嘗試。在阿里云技術的支持下,東西湖區的“數字農場”在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

        改造后的數字農場有了一套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它可以通過傳感器采集作物土壤環境、氣象環境、種植和水肥管理過程等數據。當大棚土壤濕度低于70%時,系統會向手機發送預警信息。通過手機應用,就能打開棚里的滴灌系統,為土壤補充水分。半小時后,土壤濕度數據恢復正常,滴灌系統自動停止運行。

        “這個智能滴灌的好處就是可以在手機上操作,像是夜間進行葡萄灌溉時,我就不用到地里去了?!睌底旨夹g實現了”解放雙手“,陳海明對這個系統十分滿意。

        此外,大棚外每20畝葡萄田就有一套物聯網數據采集終端——太陽能面板配套地下探頭,田間還配有一套小型氣象站設備。

        這些設備把收集的數據反饋在數字農業平臺上,系統分析后,可對陽光玫瑰的種植情況實時打分。農戶可根據打分情況,對得分較低項進行調整。

        陳海明介紹:“有了這套系統,葡萄種植有了科學的依據和精確的操作方法,有效避免浪費的同時還降低了種植成本,”此外,消費者還可以通過產品上的二維碼進行溯源。

        阿里云的電子商務團隊還幫助葡萄種植協會搭建了線上銷售平臺,通過直播、團購、短視頻等方式拓展了線上銷售渠道。就在今年,“陽光玫瑰”葡萄種植為陳海明帶來了逾百萬的收益。

        品嘗到成功果實的陳海明飲水思源,將自己十余年的葡萄種植經驗無償分享于他人。他出內容、兒子排版,陳海明自費印刷了一批宣傳手冊,免費送給同鄉。

        對于異地的請教者,陳海明則通過看視頻的方式,線上為人答疑解惑。更有甚者,他自費前往當地指導。2009年以來,陳海明帶領村民葡萄種植戶,實現全年創收2000萬元。

        東西湖區群力大隊黨委書記楊勇表示:“目前東西湖的葡萄種植產業與鄉村旅游已經實現了相互帶動,未來會繼續以葡萄種植產業為突破口,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進一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狀況、提升他們的收入水平?!?/font>

        久久国产精品张柏芝
        1. <tr id="k06cl"></tr>
        2. <ins id="k06cl"><option id="k06cl"></option></ins>
            1. <tr id="k06cl"><nobr id="k06cl"><delect id="k06cl"></delect></nobr></tr>
            2. <small id="k06cl"></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