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k06cl"></tr>
  2. <ins id="k06cl"><option id="k06cl"></option></ins>
      1. <tr id="k06cl"><nobr id="k06cl"><delect id="k06cl"></delect></nobr></tr>
      2. <small id="k06cl"></small>
      3. 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資本下鄉“鋤禾”,瞄準三大領域

        2022-11-08 閱讀量: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導語:近來一級市場投資賽道轉向,越來越多VC/PE機構下鄉,到田間地頭里找項目。曾經農業作為“不受寵”的投資方向,如今卻成為一線投資人的“香饃饃”。 

        紅杉中國、IDG資本、高瓴創投、金沙江創投、源碼資本、祥峰投資、熊貓資本等知名VC/PE機構均在農業賽道廣泛布局,甚至騰訊、阿里這樣的大廠也在積極加入。 

        根據艾格農業出品的《2021年中國農業食品投資年報》顯示,2021年PE/VC在農業領域的投資數量為522起,投資金額682.55億元,分別增長152.17%與145.42%。

        那么,面對龐大的農業產業,哪些領域是VC/PE青睞的賽道呢?

        01科技育種 

        VC/PE在農業上到底投什么?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種業——如果說芯片關系到制造業安全,那么種子則關系到糧食安全。在投資人看來,種業就是農業科技的塔尖和核心。我國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種子市場,約占世界商業種子市場19%的份額。投資種企就是投資中國農業的未來。而第一波殺入育種領域的,是醫療VC。

        過去,基因編輯技術更多聚焦于醫療領域,但現在,這一技術開始逐漸運用到了農業育種方面。測序類和基因編輯類的公司在農業場景中有很大的營收占比,并且國外的相關企業還有成功IPO的案例。

        去年8月,國內生物育種的頭部企業隆平生物拿到了新一輪投資。除了領投機構紅杉中國外,還看到了另一家投資機構厚新健投的身影,該成員脫胎于厚生投資和新希望集團醫療健康的投資團隊,自2015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專注于醫療投資。而新希望本身就是農業巨頭,旗下的厚生投資在農業領域也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因而與農業領域有著深厚聯系,此次“跨界投資”順理成章。

        2022年1月24日,農業農村部頒布了《農業基因編輯植物安全評價指南》,這是一個里程碑事件!意味著轉基因作物在長時間的田間試驗后進入生產的審批時間由原來的5~6年大大縮短至1~2年。 

        兩個月之后,即2022年3月份,在水稻、小麥、玉米、番茄等種子基因編輯技術方面均有建樹的齊禾生科拿到了杏澤資本獨家投資1億元的融資,而且這只是種子輪的投資。而杏澤資本正是一家專注于投資醫療健康的機構。 

        當然,齊禾生科并不是唯一一位。根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上半年,育種行業大型投融資就多達13次,其中,除了齊禾生科之外,金嶺青貯、德瑞特種業、云南大天、瑞豐生物等企業披露的融資金額都超過了一億元。

        不過也有投資人清醒地表示,中國農業這個板塊還處在一個初始階段,眼下類似醫療、消費等一些投資行業處于寒冬期,投資人會來這里找找新的機會。但非醫療VC可能比較難看懂這類項目,“專業門檻很高?!?nbsp;

        02智慧農業 

        今年上半年,智慧農業領域千萬級別的融資就達到了6筆。智慧農業就像工業4.0里的物理信息系統一樣,有軟件和硬件兩部分。 

        硬件方面,今年3月份,中聯農機融資金額達到了2.66億。中聯農機的發展是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涵蓋了北方的旱田作業、南方的水田作物以及經濟作物機械和收獲后處理機械四大系列。據統計,僅中聯農機生產的機械,就可以抵得上中國有史以來所有的牛。 

        軟件方面,6月份愛農科同步完成A輪和A+輪融資,融資共計超過1億元。愛農科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農業大數據服務提供商,基于作物、土壤、氣候等建立的數字化模型,為種植者提供精準化種植服務。 

        不過智慧農業最受關注的企業還是極飛科技,很多人喜歡將極飛拿來和大疆在無人機方面做比較,但極飛顯然志不在此,極飛真正想啃的是智慧農業這塊“大骨頭”。 

        2020年11月,極飛拿到12億融資,這是中國農業科技領域最大的單筆商業融資。極飛從2013年入局農業,農業無人機、無人車的用戶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現在產品線有6條,增加了農業物聯網和智慧農場管理軟件部分。在拿到12億的融資之后,極飛表示未來將發力無人化農場。無人化農場究竟有多強?極飛新疆超級棉田項目,一個3000畝的棉田,只有兩個人通過遙感無人機、物聯網系統就可完成管理。 

        智慧農業瞄準的是農業生產效率,隨著土地流轉和農業合作社的推進,專業農場會越來越多,未來將給資本留下了巨大的發揮空間。 

        03合成生物 

        資本青睞的第三個領域是合成生物,包括合成飼料、新型肥料、農藥獸藥、可控環境、農業修復等,均受到了資本的關注。 

        今年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其中,合成生物學多次被提及。 

        合成生物的應用場景非常豐富,涵蓋醫療健康、化工、農業、食品、消費品等。而一些知名企業在業務領域上也跨越了多個產業。 

        例如,熱門的藍晶微生物,截止2022年1月已完成了總額近超15億人民幣的融資。藍晶微生物致力于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新型生物基分子和材料,其中包括生物可降解材料PHA、再生醫學材料、美妝新功能成分、新型食品添加劑、工程益生菌等,服務對象包括了食品、農業、醫療、消費品和工業等眾多行業的B端客戶。 

        可見,農業并不是孤立的產業,不僅在技術應用方面需要跨行業、跨學科的支持,在資本吸納方面,也需要更多“新鮮血液”。 

        從農業科技轉化率來看,我國僅為40%,而發達國家已經超過80%。根據中國農科院制定的目標,2025年這一目標將有望達到50%。這其中自然少不了資本推動下的技術變革與應用轉化。目前來看,資本流入也確實集中在技術創新驅動的領域。 

        2020年,農業農村部出臺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以期引導資本在資源配置與技術轉化中發揮關鍵作用,這是資本攪動技術板的鲇魚效應。 

        誠然,中國農業需要盡快補齊短板,對于農業創投而言,這就是機遇所在,“投新、投早、投硬科技”的邏輯在農業領域同樣適用。基于我國龐大的農業市場,未來誰能在補短板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誰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農業巨頭,而那時也將是創投們的“豐收時節”。

        久久国产精品张柏芝
        1. <tr id="k06cl"></tr>
        2. <ins id="k06cl"><option id="k06cl"></option></ins>
            1. <tr id="k06cl"><nobr id="k06cl"><delect id="k06cl"></delect></nobr></tr>
            2. <small id="k06cl"></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