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京西的一處小村莊,石板鋪就的山坡小路通向一座座高低錯落的新建農宅,其中僅存的幾處石頭房已經無人居住,無意間還原了村莊十年前的樣貌。
田莊村位于門頭溝區雁翅鎮,十年前,這里還是一座村容雜亂、交通不便,人均年收入不足一萬元的泥石流險村。如今,走進這座“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已是另一番光景。
雁翅鎮田莊村全貌
田莊村紅色歷史資源豐富,這里走出了門頭溝區第一位共產黨員——崔顯芳,這里成立了京西山區第一個基層支部——田莊高小黨支部,培養了京西山區第一批共產黨員,記錄了京西紅色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軌跡。
如何盤活紅色資源,還得村里有“造血功能”。
2018年,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隨后北京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計劃》相繼出臺,除了人居環境的治理、基礎設施的建設外,加快農村產業的發展,也是此次行動計劃的重點。
也是這一年,在門頭溝區政府和雁翅鎮政府的幫助下,田莊村擴建了第一黨支部紀念館,并在它的邊上修建了崔顯芳烈士紀念館。走在村里的道路上,兩座紀念館并立在最顯眼的位置,講述了田莊村走過的革命歷程。提升改造后的京西山區中共第一黨支部紀念館面積由原來的不足300平方米,增加到800余平方米,新建崔顯芳烈士紀念館,鋪設廣場1000余平方米。同時,先后修繕完成田莊高小黨支部舊址、崔顯芳故居、雁翅鎮革命英雄紀念碑等紅色教育設施,形成了愛國主義的紅色磁場,構筑了黨性教育的紅色矩陣。
那時候,村民都沒有發展旅游業的經驗,村里沒有餐館也沒有可以住宿的地方,和雁翅鎮黨委政府商量后,村里決定把因撤并而廢棄的村小舊址改建成民宿,如今村里民宿的生意也越做紅火。
作為曾經紅色之火的源頭,如今的田莊村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譜寫出新時代的“田莊之歌”。
近年來,門頭溝區通過聚焦重點、聚集資源、聚合力量,發揮政策集合效應,合力探索推進一條具有門頭溝特色的鄉村產業振興道路。2021年,全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實現收入8139.37萬元,同比增長68.36%,總接待人次482259人,同比增長45.97%。
同時,依托北京市休閑農業“十百千萬”暢游行動,門頭溝區深度開發觀光休閑、市民菜園、農事體驗、特色美食等新業態,推動休閑農業提檔升級,累計建成市級星級休閑農業園區12家、中國美麗休閑鄉村5個、北京市美麗休閑鄉村11個,3道特色美食獲評首批北京市鄉村特色原創美食。谷山村景區、妙峰騎行小鎮、清水花谷等一批業態豐富、主題鮮明、農業文化豐厚、農產品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園區不斷涌現。緊乘“紫氣東來門頭溝”之勢,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機制、鄉村建設新模式、農民增收新路徑,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