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農村部關于開展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的通知》。
通知要求,到“十四五”末,在全國創建300個左右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打造標準化引領農產品質量效益競爭力提升的發展典型和兩個“ 三品一標” 協同發展的示范樣板。
示范基地采取“先創建、后認定、再推廣” 形式,在各省份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創建的基礎上,農業農村部擇優認定并授牌一批示范基地,在全國示范推廣。
農業農村部關于開展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
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是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統籌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兩個“三品一標”發展的重要舉措。按照《“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有關部署,依據第三批全國創建示范活動保留項目目錄,農業農村部決定開展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以下簡稱“示范基地”)創建,統一納入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化示范項目管理?,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等重要要求,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以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為路徑,以農產品“三品一標”為導向,構建以產品為主線、全程質量控制為核心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聚焦優勢產業產區,高標準創建一批示范基地,創新全產業鏈標準化模式和協同推進機制,加快培育按標生產主體,打造綠色優質農產品精品,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體目標。到“十四五”末,在全國創建300個左右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打造標準化引領農產品質量效益競爭力提升的發展典型和兩個“三品一標”協同發展的示范樣板。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以產品為主線,以強化全程質量控制、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促進融合發展為目標,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標準梳理、比對分析和跟蹤評價。按照“有標貫標、缺標補標、低標提標”的原則,加快產地環境、品種種質、投入品管控、產品加工、儲運保鮮、包裝標識、分等分級、品牌營銷等方面標準的制修訂,著力構建布局合理、指標科學、協調配套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
(二)提升基地按標生產能力。建立健全基地標準化制度體系和實施激勵機制。支持基地開展生產、加工、儲運、保鮮等環節設施設備標準化改造,改善標準化生產條件。推行綠色生產技術和生態循環模式,制定與技術模式相配套的標準綜合體,編制簡明易懂的模式圖、明白紙和風險管控手冊。建立標準化專家隊伍,開展標準宣貫培訓,推動標準規程“進企入戶”。構建產加銷一體的全鏈條生產經營模式,提升各環節數字化、標準化水平。
(三)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強化生產者主體責任,加強產地環境和投入品使用管理。建立生產記錄制度,完善農事操作和種養殖用藥記錄檔案,建立基地內檢員隊伍,落實自控自檢要求,規范出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推行質量追溯和信用管理,推動建立信息化質量控制體系。實施網格化管理,加強基地日常巡查檢查,鼓勵基地設立標牌,明示種養品種、地域范圍、技術模式、責任主體等內容,推動質量安全情況公示上墻。
(四)打造綠色優質農產品精品。以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良好農業規范等農產品為重點,培育綠色優質農產品精品。建立農產品營養品質指標體系,開展特征品質指標檢測與評價,推動分等分級和包裝標識。打造綠色優質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加強農批、商超、電商、餐飲、集采等單位與基地對接,培育專業化市場,建立健全優質優價機制。
(五)提升輻射帶動作用和綜合效益。支持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農業等模式,通過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帶動區域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升級。開展專業化全程化生產技術服務,將小農戶納入標準化生產體系,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標準化領軍主體,促進標準與產業、技術、品牌、服務深度融合,提升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三、組織管理
示范基地采取“先創建、后認定、再推廣”形式,在各省份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創建的基礎上,農業農村部擇優認定并授牌一批示范基地,在全國示范推廣。
(一)創建主體
示范基地采取“基地單位+技術單位+主管單位”聯合創建模式,原則上由基地單位牽頭申報?;貑挝豢蔀樾滦娃r業經營主體、農業產業園區、產業協會和聯盟、科研推廣機構等;技術單位為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示范推廣能力的有關科研和推廣單位;主管單位為基地單位所在市、縣級政府或相關部門。鼓勵在政府統籌指導下,全產業鏈各環節具有優勢的多家主體聯合申報。申報基本要求如下。
一是申報主體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資質良好,近兩年內無違法行為。
二是應選擇1個產業基礎好的主導產品進行申報。原則上,種植規模不低于5000畝,畜禽養殖不低于5萬頭豬當量,水產養殖面積不低于3000畝。地理標志農產品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可以適當放寬條件。
三是申報基地產業布局合理,覆蓋產加銷全鏈條,總產值8000萬以上,一產比例不低于40%。
四是申報基地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主體及其產品納入相關追溯平臺管理,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已獲得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等相關證書。近三年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
五是已具有較好的標準化工作基礎和技術團隊,基地示范帶動力強,促進小農戶按標生產。
優先支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產業強鎮、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脫貧縣的有關主體,以及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基地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