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下午,由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承擔的《無錫某區農業農村現代化“一區三帶”發展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終期匯報順利進行。
張照新,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三級研究員,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民合作社、農業支持政策等領域的研究,為制定政策提供決策咨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農業部軟科學課題和國際合作課題 30 多項。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合作經濟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重點難點在“三農”。當前,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仍然是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體現。不管經濟如何發展、社會如何進步,未來還會有幾億人生活在農村,十幾億人還要靠農業解決吃飯問題。農業農村這個短板能不能補上,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色,也關系到共同富裕的成效,迫切需要堅持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走中國特色鄉村振興道路,優先發展農業農村,確保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業農村不掉隊、同步趕上來。
2021年10月14日下午,由中農富通承擔的《馬鞍山市某區“十四五”現代農業農村發展總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以下簡稱規劃)初期匯報會順利召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隴南市康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學習借鑒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成功經驗,集中力量建設美麗鄉村,實現了從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到打造不要門票的全域生態旅游大景區“三部曲”的循序推進,形成了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的“康縣探索”
產業園以連江口鎮連樟村為核心區,包括連江口鎮、下石太鎮和黎溪鎮,重點發展特色水果、優質蔬菜、生態茶葉等主導產業。項目總投資超過2億元,其中省級財政5000萬元、市縣統籌5000萬元、社會資本投入1億多元,按照“突出重點、集中使用、補短板、強弱項”的原則,著力打造良種繁育、生態種植、生產加工、冷鏈物流、品牌銷售、科技創新相融合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脫貧攻堅的有效載體和手段。據了解,在連樟村果菜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像陸國結這樣的低收入群眾并不在少數,隨著產業園的落地,接二
農業綜合體是以農業為主導,融合工業、旅游、創意、地產、會展、博覽、文化、商貿、娛樂等一、二、三產業,形成的多功能、復合型、創新型產業結合體。通過市場建設和產業鏈配置,形成產業互補、功能互動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繼而產生具有強聚集效益和強輻射能力的區域經濟磁力性,最終起到農業產業功能載體和農業區域經濟中心的作用。
2021年9月22日下午,由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承擔的《浦口區“十四五”現代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終期評審方案匯報在浦口區農業農村局會議室順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