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種業振興決策部署,落實《“十四五”全國現代種業發展規劃》《“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安排,深入實施種業基地提升行動,強化基地屬地責任,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加快建設現代化種業基地,健全良種繁育和應急保障體系,實現重要農產品種源自主可控,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F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黨的二十大代表們在討論報告時表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要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部署要求,堅定信心、奮發有為,用奮斗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新奮斗中再立新功。 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日,農產品電商30人論壇組織了農產品電商界學習“二十大報告”座談會,會議由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農產品電商30人論壇發起人之一洪濤教授主持。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農產品電商30人論壇發起人之一洪濤教授作了座談會總結。 今天上午我和大家一樣,聽了總書記《報告》,確實感到非常振奮,聯系我們農產品電商行業的發展,怎么樣在新征程中探索新的路徑。學習總書記《報告》15個部分內容,許多內容都與農產品電商相關聯。
大家好,我是于瑩。人們常說,人的一生有三次改變命運的機會,而我,正是抓住了這人生中這三次寶貴的機會,光榮地成為了一個“養豬的”。? 三次機會,走上“養豬”道路? 我小時候是在農村姥姥家度過的,和小伙伴們在一望無際的東北大地里掰苞米,和姥姥養的雞鴨鵝賽跑,把不喜歡吃的蔬菜偷偷倒進豬圈里……
作為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加速器”,數字經濟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表現突出。根據2022年7月在廣東省汕頭市召開的“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以及大會上由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 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9.8%,其中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占GDP比重為32.5%。各行各業已充分認識到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性,農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初見成效。
現在無人機噴灑農藥,12分鐘就可以噴完30畝地,而且,比人工還均勻。而一臺自走式旋耕機,一小時就可以耕完7至9畝地。 而且藥劑上也正在不斷改良,更適合植保無人機的專用藥劑。 植保無人機一般載荷只有10-15L,如果使用常規農藥,藥液濃度就會偏大,容易造成對農作物葉面的損傷,出現葉片變黃等藥害。因此,為了避免要害和充分發揮植保無人機的高效性,行業內一些廠家開始研究適合植保無人機使用的專用農藥。
不久前,武漢東西湖區聯手阿里云打造的“數字農場”傳來好消息,農場里種植的“陽光玫瑰”葡萄迎來大豐收,吸引了大批采摘愛好者的游玩。 近年來,東西湖葡萄曾獲得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東西湖區更是因此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這一切離不開一個人的“不服輸”,他就是武漢市東西湖區巨龍海葡萄種植協會會長——陳海明。 陳海明出生于70年代,初中畢業后就專注于農業方向。蓮藕、小白瓜、無籽西瓜……20多年間,他嘗試過許多種作物。直到遇見“大棚葡萄”,才真正開啟了他人生的轉折。
二十大報告中,總書記提了這些“三農”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