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倡議提出20周年。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至少要達到五項標準,即保障食物和生計安全,具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多功能性,具有特有的農業知識體系和適應性技術,具有獨特的農業文化價值體系和社會組織,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土地及水資源管理體系。目前一些國家正通過原產地認證、派駐農業專家、塑造品牌等方式,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不斷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實踐。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了《2022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其中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中農富通首席專家張天柱教授帶領中農富通團隊編著的《中國蔬菜的絲綢之路》,經過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組織報送后成功入選。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中農富通首席專家張天柱教授應邀參會。張教授表示,2018年大棚房整治以后,部分農文旅項目重新起步,農業嘉年華項目也在進行不斷創新,很多旅游的東西在實體上做不了,在虛擬世界里面沒問題,農業和數字化相結合,空間無限延伸。 通州區生態環境好,潞城鎮有8個農場,中農富通和當地政府一直在策劃推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全域做生態農場,打造潞城平臺,全國2000多個縣的生態產品可以借此進京,通過數字化無限擴大。
3月11日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駐馬店市人民政府指導,汝南縣人民政府主辦,大河報(大河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河南(汝南)優質番茄產業發展觀摩研討會順利召開。會議以“優品種、強設施、創品牌——拓展河南番茄產業發展新賽道”為主題,聚焦產業振興,為“一縣一業”發展助力,為河南“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數十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總結好模式,發現好品種,推廣好設施,尋找打造好品牌的“金點子”。
2022年3月14日,農業農村部生態總站原副站長、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秘書長高尚賓在京組織召開“清大文產院專家座談會”,共同探討全國生態農場產業聯盟籌建及生態農場數字IP提案。清大文產規劃設計研究院李季院長主持會議。
為更好推進設計河南農業農村工作,2月18日,河南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相關單位負責同志、設計企業代表及課題組成員,召開課題研究專家座談會議,對《農業農村設計專題研究報告》(征求意見稿)進行再研究、再討論。省政協副主席李英杰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政協副秘書長郭立魁主持會議。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保倉、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崔冀及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農科院、省社科院、河南農業大學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2月7日,中農富通與南荷蘭省韋斯特蘭市舉辦中荷設施園藝高層會議,會議采用線上的形式舉辦。韋斯特蘭副市長Albert Abee和Greenco、番茄大世界(TW)、南荷蘭省綠港、荷蘭科伯特、DSBP、中國工商銀行阿姆斯特丹分行、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園藝產業發展中心等領導出席,中農富通首席專家張天柱、中農富通鄉村產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杜名揚、北京中農天陸微納米氣泡水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旭、中農富通園區發展事業部總經理葉生星等領導參加了此次會議。
2022年2月7日,中農富通與南荷蘭省韋斯特蘭市舉辦中荷設施園藝高層會議,會議采用線上的形式舉辦。韋斯特蘭副市長Albert Abee和Greenco、番茄大世界(TW)、南荷蘭省綠港、荷蘭科伯特、DSBP、中國工商銀行阿姆斯特丹分行、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園藝產業發展中心等領導出席,中農富通首席專家張天柱、中農富通鄉村產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杜名揚、北京中農天陸微納米氣泡水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旭、中農富通園區發展事業部總經理葉生星等領導參加了此次會議。